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车的支持与推广,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也呈直线上升,市场上的新能源车逐年增加,有了相当一部分占有比例,不过作为经过技术全新定义的创新产物,新能源汽车也有着技术短板,那就是里程问题,为了能够将这个问题全面解决,国家、车企都在全面建设充电桩,那么建设充电桩的补贴政策信息有哪些内容呢?
之前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2020年我国将继续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财政奖补。
一、地方上出台充电桩建设的补贴政策有以下四个类型
1、按充电桩充电功率给予补贴。例如常州市规定的补贴标准为交流充电桩每千瓦不超过400元、直流充电桩每千瓦不超过600元。除常州外,深圳、南京等地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
2、按照投资总额或投资额进行补贴。例如北京市对符合相应条件的公用充电设施给予不高于项目总投资30%的市政府固定资产补助资金支持,此外唐山市、贵阳市、厦门市、温州市等地也均是按照投资总额或投资额进行补贴。
3、 在建设补贴的基础上叠加运营补贴。例如南京市规定,在2017年度企业月均单桩充电时长达到20小时的,对通过2017年度验收的新建充电设施按交流充电桩每千瓦 200元、直流充电桩每千瓦300元给予补贴。
4、进行定额补贴。例如山西晋城则规定交流充电桩补贴0.3万元,快充站补贴60万元,公交充换电站补贴100万元。
目前,国内多个省市已明确了充电设施的补贴标准,设置了上限金额。下面列举部分省、直辖市有关充电桩的建设规划以及补贴标准,供新能源车业界朋友参考。
二、四大城市充电桩建设规划及补贴政策
1、北京市
建设规划:根据《关于2019年拟申请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公用充电桩项目的公示》,拟补助项目覆盖全市所有区域,清单包括直流桩3118个、交流桩850,共计3968个。
补贴标准:《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府投资管理的暂行规定》,申请不高于项目总投资30%的市政府固定资产补助资金支持。
《2019年度北京市单位内部公用充电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申报指南》规定,对符合要求的单位内部公用充电设施,以充电设施功率为基准给予补助,7kW及以下补助0.4元/W,7kW以上补助0.5元/W。
2、上海市
建设规划:根据《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寄出设施专项规划》至2017年上海市新能源充电设施规模需达到10.3万个;至2020年,上海市新能源车辆充电桩规模至少达到21.1万个。
补贴标准:《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暂行办法》规定,对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公司投资、且符合扶持条件的充换电设施给予不超过30%的财政资金支持,补贴资金在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
《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暂行规定》,2020年前,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执行政府指导价,暂定为每千瓦时不超过1.6元,试行一年,试行期满后,结合《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暂行办法》修订并予以明确。
3、广东省
建设规划:《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将投540亿元建充电设施,建成集中式充电站约1490座、分散式充电桩约35万个。
补贴标准:各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补贴标准,但直流充电桩不高于550元/千瓦、交流充电桩不高于100元/千瓦。
4、天津市
建设规划:《加快居民小区公共充电桩建设实施方案》规定,2019年,全市各区确保完成100个小区1000台公共充电桩建设。
补贴标准:充电服务费按不高于0.4元/千瓦时,对于通过验收的充电设施,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给予相应的建设和运营补贴。
三、河南省关于建设充电桩的补贴政策
建设规划:通过《河南省“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应小于1公里;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等也应按一定比例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
补贴标准:省级和市县补助金额不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如市县出台补助政策超过中央单车补贴额的20%,则省财政仅补助中央单车补贴额50%扣除市县补助比例后剩余比例。电基础设施建成验收后省财政按充电站内安装的主要充电设备(交流、直流充电设备,充电箱式变压器,充电柜)购置金额的20%给予一次性奖补。
综上述来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前期有国家的对应补贴,针对不同城市有不同的补贴比例,但绝大部分所占比例都在前期投入总金额的20%-30%左右,除去充电桩前期建设的国家补贴之外,后期消费者为自家汽车充电时也享有服务费的补贴,这也是国家对于消费者的利益化保证。近年来,洛阳嘉盛电源通过不断创新、技术突破,推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系列、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系列、直流充电模块系列、交流充电桩系列、直流充电桩系列等多款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